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带着系统闯南洋 > 第12节 照汁米饭

这是一个行脚小贩。

        担着货担大街小巷做小生意的安龙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和张新、黄大山、沈得柱一样,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。

        货郎关心问。“老板,一份米饭有多少份量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斤米的份量,量大管饱。”沈得住热情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货郎做的是小生意,反应两秒立马意识到不同对。

        感动抱拳道:“同乡莫要骗我,一担米(100公斤)5盾,一斤米2.5分,加上人工、摊位费,你卖我4分,岂不是亏本,给我半斤分量即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位大哥,一斤份量是我们老板定的价格,你请放心吃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同于前世,一家三口一餐吃不掉一斤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代大家很少有肉吃,肚子饿的快、饭量也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行,给我来一份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您后面坐,马上就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得住麻利地用大盘给他盛了一斤米的份量,上面浇了厚厚一层‘照汁’。

        转身送到刚刚落坐的货郎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...”

        货郎又迷糊了,毕竟一餐只是4分钱,他以为只是咸菜汤泡饭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有这么一层闻着很香很香的‘不知名’物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秘制照汁,这份饭叫作‘蜜汁照饭’,您请慢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所谓秘制其实就是熬制明胶时留下来的‘残根’。

        试想,用鱼骨、虾头、鱼肉,参杂鸡杂熬出来的汤,它能差到那去?

        为了不让米饭变成汤泡饭,照汁里也加了明胶,所以看上去浓稠发亮,很有档次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照汁包裹一口米饭,货郎试着吃了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顿时眼睛明亮,像是走路捡到宝一样,表情十分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开始大口对付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为他送过去一杯凉白开,“慢慢吃,以后经过我们这里,可以随时过来讨杯凉开水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谢谢...”

        货郎刚好有点噎,端起杯子给自己灌了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客人的表情张新看在眼睛,很明显蜜汁照饭是成功的,每卖出去一份,到张新手里的纯利是1分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准备的30份照汁米饭全部卖完,利润3角盾。

        下午三点左右,刚下黄大山守摊,张新、沈得住推着板车到市场里购买、收集原材料。

        返回时刚好蔡小景下班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天准备的食物也卖完了,四人收摊回家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、沈得住第一时间准备明天的食材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小景是女孩子,不能总往三个男孩房里跑,径直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新立即坐下,第一时间清点今天的收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关系到摊位能不能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1分、2分、3分...4.62盾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天营业额居然有4.62盾!

        去掉堆位费每天1.67盾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、沈得住每人每天工资20分,也就是2角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小景也算,工资10分,也就是1角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减掉食材成本1.5盾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新第一天的纯利是0.95盾...

        看上去好像还不错的样子,毕竟购买力强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银行经理尼亚减了三个月摊位费,1.67盾省下来,0.95+1.67,张新今天的纯收入达到2.62盾!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未来三个月可以保持同样收入,张新有信心,三个月后他可以用这些钱撬动更大蛋糕。

        话分两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小景回家便到厨房帮母亲何幼娘做饭。

        透过厨房的窗窗,可以看到院子,也可以看到张新、黄大山、杨花狗居住的小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张新的生意怎么样?”何幼娘关心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挺好的,昨天备的食材卖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孩子挺能吃苦的,人也有本事,刚来南尼就创业成功,他老家条件应该不错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何幼娘若无其事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张新说他家很穷,有钱创业是因为卖掉了家里的唯一一丘土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就是你父亲说的‘背水一战’吧,没有退路的时候,更能激发潜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小景却轻轻摇了摇头,她总感觉张新目地性很强、目标非常明确。

        并不像母亲说的北水一战、无路可退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新不知道蔡小景和其母亲在讨论自己,此刻他正在给黄大山、沈得柱发工资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人20分,也就是2角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第一次拿工资,开心地嘴巴快裂到耳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沈得住在摊位上忙碌一天,只是帮忙,还不是‘正式’雇员。

        给他发了工资,张新正式向他发出邀请道:“阿柱哥,以后跟我干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得柱老家是唐山郡、洪县人,十二岁跟着叔父学习理发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家乡走街窜巷理发四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手艺不精,生意一直没有起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年前来到三和城。

        继续从事理发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今理发已有五年,每日所得收入仅能保证他自己饿不死。

        沈得柱犹豫。

        五年、整整五年理发生涯,一想到放下理发工具,内心便十分不舍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张一的邀请又是他不能拒绝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同吃、同住,相处融恰、关系不错,没理由再去做孤鸟。

        迟疑片刻,便把头点了点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兴奋地挥了挥拳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新心里也是松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晚饭后,三人继续准备明天早上要卖的食材。

        制作鱼丸、熬明胶、制作照汁、磨咖啡、制绿豆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其中咖啡粉、熬明胶可以一次多准备一些,都是干燥粉沫,不会变坏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鱼丸、照汁、绿豆饼,需要上半夜做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晚上大概十一点左右,三人刚刚睡下,外面开始下大雨、刮大风。

        拍打着木屋哗哗作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天气很讨厌,不像下雨,大风天气摊位雨篷根本固定不住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门外响起敲门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新打开房门,是蔡小景的父亲蔡德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张新,明天是台风天气,你们不要出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生活在海边,张新自然知道台风的威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世有天气预报,可以提前预防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年代只能靠经验,如果冒然出去,意外死了也就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的,谢谢蔡叔提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早点睡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夜无话。

    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    台风还在施虐,外面到处都是残枝断树、路面积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情况下张新不用出摊,蔡小景却还要去上班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蔡德隆上班在另一个方向、蔡亚年纪小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大山、沈得住在家里制作明胶。

        送蔡小景上班的事情落到张新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四里路,不算远,两人深一脚浅一脚,来到银行门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银行大厅遇到昂克鲁的小妞尼亚·戈麦斯。

(https://www.xxbooktxt.net/59_59568/24299766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:www.xxbooktxt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xbooktxt.net